第22屆「山海行者」靈鷲山青年佛門探索營於2021年1月21日至24日舉辦,吸引眾多有心學佛的年輕學子上山求法修行,其中不乏參與多屆的學員再次回來續緣,甚至成為佛營的幹部,接引未曾接觸佛門的年輕人前來。這不僅讓青年佛門探索營「鼓勵年輕人親近三寶,打開生命價值觀」的宗旨得以實現,更是菩提種子的傳承。 靈鷲山這座傳承三乘法教的寶山處處有著驚喜,學員在法師的帶領下巡禮各殿堂,深入了解心道法師的修行、傳承與靈鷲山開山至今走過的路;在通往各殿堂之間的路上行走,難得遠離塵囂的學員們在這壯闊山海間呼吸大自然的清新,享受森林的潤澤,感知自己反璞歸真的靈性。 在這麼好的環境中,學員們接受了四天三夜課程的薰習陶冶。課程以「迴心四法」為主題,在法師細心又生動的教學下,學員們從中體悟到此生能在這個地方成為一位學佛人是一件多麼難得的事,學會如何去面對無常,反思自身的行為與各種因果,然後生起想要跳脫輪迴之苦的出離心,將所學的這些佛法活用在生活之中。 「朝山」是另一個更能深度體會靈鷲山環境的方式,也是靈鷲山青年佛門探索營最令學員印象深刻的活動,對第一次朝山的學員來說,有一種越級打怪的興奮感,但卻也有著忐忑緊張不安,但也正因如此,學員們對於朝山的迴響總有著意想不到的廣大。一個多小時的朝禮沒有人退出,當在雨中走到多羅觀音面前的那一刻,學員們的心裡有滿足的平靜,有成功的喜悅,有殊勝的感動,還有更多的是一路走來在心中升起的懺悔與誠敬。 一整天的寺院生活體驗,除去課程與朝山外,先從早課開始,接著學習吃飯禪、生活禪與梵唄;然後是晚上的「與法有約」、「聽心說話」與「願力之夜」,學員與法師面對面地深入交流,讓彼此之間的靈性激盪出不同卻更美好的生命之光。 本屆營隊最大的亮點莫過於青年佛門探索營終於迎來屬於自己的主題曲──〈一段旅程。一群人。一顆心〉,由幹部陳駿閎作詞作曲、李佳壕編曲,MV也在幾位熱忱發心的山海行者幹部的號召下一起完成拍攝。而最大的驚喜則是請到了心道法師蒞臨欣賞,幹部們在心道法師面前展演並完成MV的首次發表,心情是既緊張又感動。 心道法師也很開心地向大眾開示,「學習佛法就是學習生活,在多元生命裡面,看見多元共生,從多元共生裡面彼此學習,找到生命的意義。」心道法師進一步說明,佛法講的物質世界是因果世界,一切都靠記憶體重生,生命循環的道理是靠因果去輪迴;物質上的貪婪造成五毒的傷害,每一個起心動念都在製造命運,所以要以三好建立生命的基因,學習佛法為導航系統,做有智慧的行善布施,種下善業的種子,創造未來生命的美好。精神世界是覺性世界、靈性世界,靈性的本質是空的、是乾淨的,也是生命的本來面目;學佛皈依的目的就是在尋找永恆不變的覺性、學習智慧、消弭煩惱,參加短期出家可以深入學習靈性世界、物質世界的差異,做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最好的選擇。」 心道法師也不忘提醒青年學員:「男女情感的依賴是無常,要拿得起、放得下;而學佛法的依賴是善業,佛才最好的伴侶,祂永遠不變心。」心道法師更進一步叮嚀大家要以基因、因果來判斷生命方向的對錯,並慎選宗教信仰做為終身伴侶,無論出家與否都要學習、弘揚佛法。接著話鋒一轉,心道法師舉世界宗教博物館以及生命和平大學為例子,提醒學員有意義的事情要堅持,不要放棄,也提到生態與靈性彼此是夥伴關係,從宗教到生態的尊重包容,呈現多元共生、相依共存的關係。 面對現代人在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心道法師告訴大家,治療憂鬱症的方法有很多,多曬太陽、多運動,還有做水陸、讀經、拜懺解碼記憶體等等;學佛能安定自己,所以要長期且持續地念經、持咒、做功課,不與佛法脫鉤。心道法師接著補充健康的要素:快樂、感恩、接觸大自然、曬太陽、常微笑、多學習、多社交、多行善、多分享。最後也期許學員們,學佛就是結好緣、結善緣、學善業,學習怎麼有技巧、更方便地分享善業,讓大家都做善的時候,比自己做善更好。 四天三夜雖然短暫,但收穫卻是十分豐富,無論是第一次接觸佛門的青年學員,或是已然成為老參的舊生、幹部們,在圓滿的這一天都帶著滿滿的感謝與成長,在法師的祝福下離山。這一趟旅程,從心出發,再帶著全新的自己回到日常,想必生命會活得更不一樣。